線上動物園能否分羹網紅經濟
來源:新浪財經
春節擱置了旅游計劃的國內游客們,紛紛開始借“云旅游”打卡一些想去又不能去景區景點,不少地方也借機啟動了一輪網絡旅游營銷,其中“線上動物園”這種新模式也悄然現身市場。2月11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北京動物園、北京野生動物園等紛紛在線上“開園”,海昌海洋公園還計劃開設園內動物直播。有動物園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動物園、涉動物類的主題公園目前都處于閉園狀態,但動物的飼養、保護等工作還在如常進行,其間,試水開始線上動物園,有望能為園區迅速積攢了一批“鐵粉”,有些高人氣的動物甚至有成為“網紅”的趨勢,為園區形成新的原創IP。但他也表示,動物園普遍對于網紅經濟營銷經驗不足,且這種粉絲群體的積攢需要時間,線上動物園和線下接觸形式差別較大,新形勢要想形成完整產業鏈甚至變現,還有漫漫長路要走。
01
云逛動物園上線
繼云擼貓、云養狗之后,云逛動物園也成為疫情期年輕人、親子家庭線上休閑娛樂的新手段。公開信息顯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各地的動物園、動物類主題公園接連閉園,在春節這個傳統消費旺季,不少園區都面臨著零游客、零收入的現實情況。
就此,部分動物園經營者打起了線上開園的主意。具體來說,北京動物園、北京野生動物園近期都在官方微信公眾號推出了“線上動物園”等類似項目,人們可以在網上觀看動物的近況,工作人員會將動物的日常生活拍成短片,游客也可進行互動,為自己喜歡、想要觀看的動物“打call”。同時,北京野生動物園開設的在線AR動物園,可讓游客360度無死角地看到園區及動物的真實情況。南通森林野生動物園、東莞香市動物園等還將飼養員與人氣動物間的“日常”編輯成短視頻更新在抖音等平臺上。而海昌海洋公園相關負責人還向記者透露,目前集團正在統籌安排核心資源,計劃由一線員工針對企鵝等人氣動物、項目開設直播等。
實際上,早在多年前,百度就曾經開設過網上動物園直播平臺“百度動物園”,播放熊貓、大象、羊駝等網友關注度較高的動物視頻、進行在線科普等。2013年,iPanda熊貓頻道的上線,讓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和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里的“滾滾”迅速成為了國內動物界的網紅,一時間,熊貓直播也在大量網絡平臺上“爆款”,相關衍生品銷售熱度更是一路走高。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早在2017年,iPanda熊貓頻道就曾引入了刷禮物“打榜”的概念,在入駐直播平臺后半年曾結算過粉絲貢獻榜,公開對貢獻前三的粉絲進行獎勵。有專家直言,這種線上營銷模式,其實與當前仍然火爆的網紅直播并無二致,可以說一個相對成熟的市場化“線上動物園”已初現雛形。
02
從網紅動物到原創新IP
“在當前這個特殊時期,通過各種方式開設線上項目,對于大多數動物園來說確實是一個全新的嘗試。”北京野生動物園總經理助理姜利成表示。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游產業研究院副教授吳麗云也認為,動物園在開展直播等活動方面擁有著天然的優勢,線上動物園或許會成為經營方“開源”的一種新思路,撬動園區產生新的附加價值。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不斷變化,我國旅游業幾近停擺,相較于其他自然景區、人文娛樂休閑旅游設施來說,動物園及動物類主題公園面臨的經營壓力卻有所不同。中國主題公園研究院院長林煥杰分析稱,涉及動物類的項目閉園后,仍然要保證園內動物的飼養、日常護理、消毒防疫工作不間斷,降低成本難度較大,“一般來說,平日里動物飼養等相關成本就占這類公園運營成本的五六成左右,而在現在這個特殊閉園期,動物園及動物類主題公園的開支可能要比同規模無動物的主題公園高出30%以上。”林煥杰直言。
就此,吳麗云表示,開設線上動物園可以通過一些成本相對較低的方式積攢人氣、形成新的消費點,對于動物園經營方來說,無疑是一個“高性價比”的手段。吳麗云分析稱,相對于其他景區和主題公園,動物園擁中一些比較稀缺的動物本身關注度就較高,而且現在直播這種商業模式也已日趨成熟,設施設備也不復雜,在“人人都能做網紅”的時期,飼養員和動物也能成為直播、線上營銷的主角。“首先,線上項目可以幫助動物園類的園區保持市場熱度。其次,直播中某些動物如果形成了‘鐵粉’群體,還可以為動物園帶來一批粘性用戶,并且為經營方樹立自己的IP、開發周邊衍生品做鋪墊。”吳麗云直言,對于動物園、主題公園來說,打造有熱度的原創IP并非易事,而線上動物園如果能帶出一批動物“網紅”,就可以在儲備客源的同時打通IP生產、產業鏈延伸的新渠道,讓二者之間的關聯更加密切。
03
“鐵粉”培育難題
理想雖然美好,但在實操層面,打造線上動物園仍有多個難題待解。林煥杰坦言,旅游屬于體驗經濟的一種,對于動物園來說,只有與動物現場接觸、互動才有參與性,才能對游客形成明確的吸引力,線上動物園雖然是一個有益的探索,但粉絲群體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iPanda熊貓頻道也是經過了多年的運營,讓游客、網友形成了網上觀看慣性后才帶動了一定的經濟效益,由此可見,直播等依托互聯網的營銷方式基本是無法在短期內實現快速變現的。
姜利成也表示,人們在游覽動物園的時候,除了觀察動物,還會身臨其境親身體驗動物所在的區域、環境等,這些都是直播等線上活動很難實現的。吳麗云還提出,對于動物園、動物類主題公園的經營者來說,做網上營銷還是一個新課題,“即使直播、視頻的主角是動物,但如果沒有人為的引導、設計橋段,可能觀賞性也會被削弱,而動物園的經營方可能并不擅長這些新的操作模式。”吳麗云坦言,在這種情況下,園方需要找到一些擅長與網友、動物互動,能挖掘動物萌點的工作人員,主動有意識地打造一些熱點話題、為動物創造故事等。
值得注意的是,林煥杰還提出,在我國旅游市場重啟后,動物類的旅游項目恢復起來要比一般的觀光休閑設施更難,經營方要消除游客對于動物攜帶病毒、動物園游覽安全性的疑慮,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他預測,游客對于動物園及動物類主題公園游覽心態的恢復,可能至少需要一年左右。因此,林煥杰認為,在動物園及動物類主題公園重新開放初期,可以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分區域營業、慢慢恢復,這時候,一些密閉空間的演出、近距離接觸的喂食等環節,可以改為線上運營,將直播等作為一個輔助線下經營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