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以忘淮”文旅融出新天地
2024-10-22
來源:淮南旅游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淮南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這里有一座古城(壽縣古城)、一塊豆腐、一本書(《淮南子》)、一臺戲(花鼓燈)、一座窯(壽州窯)、一座塘(安豐塘)。“二十四節氣”發源于此,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鮮明,文物資源蘊藏豐富。
今年以來,隨著一系列利好政策和舉措落地生效,全國各地旅游消費需求加速釋放,老百姓出游意愿強烈,各地出游人數高速回暖。淮南因為壽州古城的火爆“出圈”和武王墩墓的考古發掘,也進入全國人民的視野中。新京報貝殼財經聯合中國旅游協會休閑度假分會推出《2024中國“寶藏小城”旅游報告》,發布2024年上半年小長假最熱門的50個“寶藏小城”,淮南市為全省唯一入選市級城市。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接待國內游客2420.27萬人次,同比增長7.4%;旅游消費178億元,同比增長14.5%。
文旅融合發展一體化推進
近年來,淮南市不斷謀劃文化旅游發展規劃,印發了《淮南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淮南市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4)》,制定了《淮南市“十四五”文化旅游及數字創意產業發展規劃》《淮南市文化旅游及數字創意產業“雙招雙引”工作實施方案》,以高品質規劃引領文旅產業發展。出臺了《關于深化文旅融合彰顯楚風漢韻山水淮南加快建設高品質旅游強市的實施方案》,全面構建了“一線、三區、十點”構架為主體的全市旅游空間發展格局,為推進高品質旅游強市建設指明了方向。
淮南市通過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創建,不斷提升城市的整體形象與品質,一批老舊小區、農貿市場得到改造升級,一批道路、橋梁等交通項目加快推進,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市文化藝術中心、中央公園、街頭游園等一批地標建筑、公共文化設施建成投用,城市面貌、功能、品質、文化內涵都在持續改善。安徽楚文化博物館成功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武王墩墓考古的重大發現,也為淮南未來的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閃耀的契機。
文旅活動不斷創新升級,在春節、清明、“五一”“國慶”等傳統節假日期間,結合“我們的節日·歡歡喜喜過大年”“文旅惠民消費季”等系列活動,壽州古城先后策劃了古城光影秀、新年迎春禮(入城禮)、花車巡游、交響音樂晚會、非遺展演展示等各類大型文旅活動200余場次,千人豆腐宴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各類活動影像先后登上央視《新聞聯播》。
重大文旅項目不斷取得新進展
武王墩遺址公園相關項目建設同步推進。集公共文化服務、文藝演出展覽、少兒學習培訓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文化活動場所——淮南市文化藝術中心正式開館,標志著淮南文化強市建設走出了重要的一步。對1952年淮南建市時的傳統格局和街巷肌理進行復原,打造了1952歷史文化旅游街區,持續對軟硬件進行提升改造,不斷豐富街區文化內容。
持續加大文物保護力度,不斷加大文物執法力度,先后開展了文物拓印情況、文物安全提升月、文物保護單位聯合檢查、夏季汛期文物安全等專項檢查,實現了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全覆蓋。推動成立了武王墩考古遺址公園管理委員會。武王墩墓考古發掘工作持續取得重大進展,目前已發掘整理了出土的各類珍貴文物6000余件。推動非遺保護傳承,始終堅持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方針,不斷完善非遺體系建設、壯大非遺傳承隊伍、激發非遺創新創造活力,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通過“田野調查”和文獻資料收集等方式,開展非遺普查登記;通過數字化記錄、院校培養、產業扶持等方式,對傳承人缺失、非遺普及、生產轉化等進行專項保護。現有市級及以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90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5人,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4人。
多方位做靚文旅示范品牌
今年以來,先后推出了“文旅惠民消費季”一系列文旅促消費政策、產品和服務,舉辦安徽520文旅消費季——淮南主場6月主題活動,開展了中華美食考古市集、“二十四節氣”美食夜游燈會、安徽非遺進景區表演等一系列活動,發放文旅消費券350多萬元。組織舉辦淮南豆腐文化旅游節暨牛肉湯美食文化節,宣傳推介豆腐+牛肉湯IP,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打造了一批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安徽省休閑旅游精品示范村”等旅游精品工程;推動開展入境旅游支付服務便利化工作,完成景區、星級飯店、劇院56臺外幣POS機、5個外幣兌換點安裝,對外旅游服務質量得到全面提升。
打造品牌活動,推動“四季村晚”建設,打造一村一品“鄉村春晚”品牌。截至目前,全市累計開展鄉村村晚41場,入選“村晚”全國示范展示點1個、省級示范展示點8個。拓展營銷渠道。聚焦“春游江淮”系列場景,圍繞“十春”營銷主題,邀請17名知名博主,征集64位“春游江淮合伙人”,市縣聯動組建淮南文旅自媒體宣傳矩陣,發布各類宣傳視頻、春游攻略等1000余條,策劃開展各類宣傳營銷活動40余場次。傳播品牌聲音,邀請知名人士、企業拍攝淮南豆腐宴制作技藝、牛肉湯、楚博等文旅宣傳推廣視頻。積極探索智能技術在城市文旅傳播中的應用,推出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的“AI遇上中國畫”、以武王墩考古為主題的“楚王的秘密寶藏”等系列品牌欄目。
文化游熱度不減。“文博熱”“非遺熱”“國潮熱”持續升溫,各大博物館、文化市集紛紛迎來絡繹不絕的游客,文化遺產在與現代生活的融合中煥發出新的光彩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