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村鄉村旅游共繪振興畫卷
2022-11-08
來源:渭南日報
曹村鎮位于富平縣城東北約20公里處,喬山山脈南麓,總面積117.9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171個村民小組,人口4.35萬人,耕地面積8.3萬畝。曹村柿子是富平縣曹村鎮地理標志性產品,是“陜西省特色旅游名鎮”“陜西省歷史文化名鎮”。全鎮柿子種植面積4.3萬畝,年產鮮柿6萬噸,加工柿餅1.5萬噸,柿子全產業鏈價值約20億元。轄區內有富柿花、渭鴻金果、大福等柿子專業合作社62家,花椒、核桃、石榴等雜果種植面積近4萬畝,全鎮林果覆蓋率達到90%以上,“三季有花,四季有果”是曹村鎮農業產業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富平縣曹村鎮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依托自身產業優勢,聚焦高質量發展目標,按照“一心兩點三帶”發展思路(“一心”即鎮區核心;“兩點”即太白柿子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點、白廟產旅深度融合示范點;“三帶”即南部歷史文化及紅色文化體驗帶、中部山前萬畝優質柿子林帶、北部以生態恢復為主的雜果林帶),堅持“做強柿業、做大旅游、做優鎮區、做美鄉村”的總基調,把柿子產業作為開啟鄉村振興的戰略產業來抓。
富平縣邀請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陜建設計院等規劃編制《曹村鎮鄉村振興總體規劃》,確立了以柿子產業引領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1+5+3+3”的總體發展思路(一個平臺:曹村鎮“柿子紅了”風情小鎮;五個環節:柿子種植+加工+包裝+銷售+宣傳;三方協作:農戶+合作社+政府;三大目標: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以轄區柿產業核心太白村為重心,編制了《富平縣尖柿現代產業園總體規劃》,推進萬畝柿子主題觀光園建設,全面打造集智慧、生態、文旅、幸福、和諧于一體的新曹村。
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鼓勵支持渭鴻金果、大福等柿子龍頭企業及專業合作社引入高科技生產理念和設備,實施了渭鴻金果、金翁農業科技等龍頭企業和豐陵路沿線農戶柿餅棚的提升改造項目,推進柿子產業向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先后開發了柿子茶、柿子醋、柿子酒、柿子面膜、柿子酵素、柿子盆景等新產品,延長了產業鏈條。柿子產品逐漸多元化,產品附加值不斷提高,產業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加大文化和產業振興項目注入,積極爭取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定點幫扶建設項目,實施富平縣曹村鎮大渠村紅色交通站修復提升改造項目,講好紅色故事,留住紅色印記,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實施渭鴻金果柿業有限公司柿餅深加工項目和華麗柿子專業合作社柿餅加工車間項目建設,全面提高龍頭企業柿子加工水平,提高曹村柿子產品質量,助推柿子產業高質量發展。
聯合13家柿子專業合作社,建立20個電子商務村級服務站、轄區果農自主微電商約80個,推行“合作社+社員”“公司+大戶”模式,實現柿餅銷售線上線下無縫對接。利用媒體、網絡等平臺,大力宣傳曹村柿子,邀請“胡子哥”等網紅做客曹村、代言曹村柿餅。多年來曹村鎮先后被中央電視臺《遠方的家》《生財有道》等30多家省內外媒體進行專題報道,已成為“中國柿鄉”最大的加工銷售集散地。
按照“園區+龍頭企業+農戶”或“園區+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的模式,聯結經營主體與農戶利益契合機制,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三變”改革,推動土地、資金、技術等經營要素向新的規模以上經營主體靠攏,產生聚集效應、推動發展聚變,使產業向更高層次邁進。鎮區龍頭企業大福、渭鴻金果和富柿花等大中型企業,以柿子種植為基礎,匯集采摘、運輸、加工、研發等一條龍產業鏈,與農戶建立收購、用工、土地、分紅等利益聯結機制,直接或間接帶動周邊4.3萬人次就業。僅曹村鎮太白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5600元,超過全縣農民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20800元的71.2%,帶動當地群眾及部分脫貧戶穩增收,戶均增收達1000元以上。
鼓勵支持大福、富柿花等有家鄉情懷的合作社和企業深入挖掘柿子文化,建設中國柿子博物館、非遺傳承館、柿餅加工VR全景操作系統平臺。舉辦“柿子文化節”“百年柿壽星認養”等柿文化傳承活動,充分展示柿子文化歷史積淀,發展歷程和柿餅傳統加工技藝,讓柿子文化深入人心。建成鎮區游客服務中心,精心布置區域特色農產品專柜,聚力宣傳曹村歷史人文和特色產品。
隨著富平柿餅知名度不斷提高,曹村鎮以“柿”為媒,充分融合唐豐陵、賈島墓、金甕山等歷史文化遺存,深入挖掘鎮內歷史文化、傳說故事和民俗文化,以文促旅,以旅帶農,將柿子文化與當地歷史文化相互融合,利用柿子林、柿餅掛曬等天然農家自然風光,修建了“柿壽星”祈福廣場、柿林漫道觀光游覽路線、10公里環山騎行公路、1000平方米停車場等旅游配套設施,初步形成了集觀光采摘、柿餅加工參觀、旅游休閑、民宿餐飲等為一體的文化旅游新天地,以柿子為主題的采摘游、攝影游、單車游、登山游、祈福游等文化旅游事業蓬勃發展,年接待游客約30萬人次,旅游收入已成為群眾增收的又一亮點。